李计忠论弘易(二)

    《周易》算命之术论可以休矣

     

    《周易》被部分人认为是一本最早的卜筮之书,但《周易》本身是一种最复杂玄奥的哲学。《周易》的流传,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中国人最善于临机决断,以不变应万变,中国哲学认为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那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再平常不过的了。

    《周易》其内容之一的算命之术不仅盛行于东方,北至冰岛、南至好望角、西起美利坚、东到北海道,全球各地到处可见这种《周易》文化活动。而且,它并不仅仅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种娱乐消遣,是人们虔诚地真正有求于它,甚至被其攫住心灵、为之改色动容的。人们也并不仅仅是在为个人事有求于它,在为公司事、集团事、国家事、地区事、人类事顾问于它。而卜卦算命的本身也确实不负众望,在人类社会活动的很多领域中都生动地展现着它的神奇,西方人也为之惊叹。

    历史已成过去式

    中国在西方国家人民眼里,一直是个披着神秘面纱的大国,究其源,是中国自古以来传承与弘扬的古典文化,在这个古典文化中,神秘的《周易》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新中国成立后,束缚了人们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被彻底废除,我们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社会意识和社会形态也紧跟着不停变更。就是在这种形式下,《周易》被打入冷宫,成为封建迷信的代表。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易学研究处于停滞状态。

    1980年代后,一些易学家对易学的基本问题做了深度的研究与探讨,同时,由于西方科学家对《周易》在内的神秘主义的过度宣传,一些学者开始把眼光转向中国传统哲学,《周易》成为这一背景下被关注的焦点。社会上对术数易学关注变大,且夸大了《周易》的占卜功能,一度形成《周易》热,一些易学精英适时进取,引领潮流,掀起了一场几乎是全民性的学易、研易、用易高潮,盛况空前,史无前例。此现象让易学中人倍感欣慰:易学的春天终于来到了。但到了1999年,《周易》又几乎成了伪科学的代名词,易学的天空气候就是这么不稳定。

    科学本无真与伪

    什么是科学?科学本身没有一个绝对性的定义。人类在不断发展进步,各种实践活动逐渐地形成了各自的理论,理论经过不断地实践验证而不断地得到升华,最后形成了一些各自独立的学术体系,人们把每科独立的学术体系称为一个科目,如物理科、数学科等等,或称为物理学、数学,人们就把这些能被称为××科或××学的学术体系称为科学,而那些尚形不成学术理论体系的学术或实践活动,和一些不愿公诸于世的学术或实践活动,就不属于科学这个称呼的范围,但并没有迷信伪科学之说,这正如把20岁以上的人统称为成人,但并没有说那些少年儿童不是人。在西方,科学这一词汇本没有任何褒贬的意思。

    中国有中国的科学,而且比西方的科学形成的历史更久远,体系更庞大,分类更详细。早在公元2000多年前大禹接替他的父亲治水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水利学,而那时的西方人还只有诺亚方舟上的那么一二十个人面对着一片白茫茫的大水而已。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已经细分为点穴、推拿、按摩、整骨、针灸、气功、药医等十几个科目,而西方还没有医学。

    尽管古代中国的科学已经相当发达,但却没有科学这个术语,因为当各门各类各科各目的学术都已各自形成了独立的体系,都独立为一个学术科目的时候,也就没有必要再去区分哪门学术是科学范围之内还是之外的了。

    科学这一说法,应该说是在洋人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之后才出现的。一方面是西方的工业技术通过武力在中国的国门和国土上显示了他的先进,引发了中国人的反思;另一方面,一些爱国志士通过到西方留学考察而有所思发现西方的学术体系虽然没有中国的学术体系那么庞大和完善,但西方的每种学术都是通过学院的形式进行教育和研究的,因而非常专业化,进步的速度也非常快,而且凡属于科学这一范围的学术都是偏重于工业发展。而中国几千年来文化学术的传承和研究都是以个体为单位的形式进行的,是一些各类专业学术中有造诣之士在个人进行研究与社会实践,其学术知识和经验的传承方式也只是收几个弟子,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言传身教,遇到什么问题,就传授什么知识,没有系统的教材,也没有群体性的课堂教育发展中形成了很多门派部宗,在研究成果上各有千秋,但对一个国家来讲,却形不成集中统一的智慧结晶,除文学外,其它各科学术莫过于此。而且,中国古代的学术研究一直把重点放到了人文史哲方面,工业生产长期处于小作坊状态,没有攻击他国之心,自身的防御能力也就得不到刺激和加强。所以,一些中国人在痛定思痛之后终于得出一个结论:还是西方的科学先进。因此现代汉语中不仅出现了科学这一词汇,而且成为先进的象征和衡量对与错的标准。当时科学这一词汇的涵义就是泛指西方那些可以在学院中分科教学的各类专业学术。

    迷信也非刀与枪

    什么是迷信?《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1.信仰神仙鬼怪等。2.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这是现代人的解释,并非是创造这一词汇的人的用意,一百年前的解释不是这样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迷信一词也是在洋人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之后才出现的,又当无神论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之后才被炒热的。

    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人,在饱尝了战争惨败和洋人肆虐的苦涩之后,接踵而来的不断地割地赔款的屈辱,这使中国人在西方人面前丢尽了面子。一些爱国的仁人志士和学术界的学子,便转而去学习西方的文化和技术,希望能通过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学术达到富国强兵之目的。此举很快形成了一种潮流并成为时尚。但是,面对洋人的坚船利炮、长枪短铳,国人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因为毕竟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而且中国人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了金属冶炼技术。更多的仁人志士并不追赶出国留学、举办洋务的潮流,是立志于发展中国人自己的学术和经济,任凭风浪起,就是不动摇,几乎到了固执的程度。但是,清王朝的腐败和松散的经济体制,从各个方面都限制了他们的雄心壮志和才能抱负的施展,虽呕心沥血、惨淡经营也收效甚微,甚至落得壮志未酬身先死,使英雄泪满襟的下场。那些拉他们追随潮流而拉不动的新潮人物,就口出迷信二字:别再迷信老祖宗的这一套了,还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来得快。”“迷信一词也就由此产生,但当时只是一个劝说词,并没有贬低和攻击别人的意思。

    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一些偏激的无神论者,高调地喊着反封建迷信的口号,用以冲击中民族传统文化,才使迷信一词具有了攻击性。

    暴力革命在中国取得成功后,阶级斗争的概念使迷信一词的面孔变得异常严肃。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的悲壮歌声,更使迷信二字具有了杀伤力。和尚道姑纷纷还俗改行,卜卦算命、相面看风水也一概被斥之为封建迷信活动,并在几代人中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它就像一张无形的网,你看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却无处不在,带着一种恐怖的氛围,笼罩在那些立志传承《周易》术数者的头上。直到今天,这张网依然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限制着易学中人的行为举止。有些易林豪杰也曾励志十年磨一剑,但对这张网来说,也不过是一把玩具刀而已,有人照样还会说你是在搞封建迷信活动。

    面对这张无形的网我们该何去何从?答案是:身在易缘中,天命必有托,岂可背师祖,何惧路坎坷。其实,网非亡兮路非绝,我们只是矢志于弘扬《周易》文化,并没想和任何人争名夺利,更不想和谁刀枪相对,又何必去理会那张网的威胁既然只是一张网,就毕竟还能见天日既然只是一张无形的网,那就是并没将我们绑起来,我们还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只要我们不去触动它的机关,威胁也就未必一定造成伤害。

    要想弘扬《周易》文化,就不能患得患失,就不能计较荣辱安危,尺蠖之屈以求时乖命蹇,调整一下我们的心态,改变一下我们的思维方式,修正一下我们的发展方略,变换一下我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就会发现:气候并不那么恶劣,环境并不那么险逆,道路并不那么崎岖,希望并不那么渺茫。

    观念不是政与法

    要想突破这张网,我们易林中人首先得扫却自己加在自己心头上的网。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盲人在过桥时不慎跌落桥下,所幸双手抓住了桥面板,身体悬吊在桥面下,盲人以为自己快要落到河中被淹死了,就拼命挣扎,大呼救命,实则此河是条旱河,此时桥下并无流水,而且盲人的脚距河床只有尺许,因此其它的过桥人并没去救他,而是告诉他:放下即实地。盲人不信,还是不断挣扎呼救,直到实在无力而掉进河中,才明白自己确实白白紧张了一场。以此来比喻我们易林中人目前的处境和心态,还不是那么恰当,但在我们心理上所感受到的压抑中,有很大一部分压力又确实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加上去的。其实,那只不过是一种世俗的观念而已,而观念并非是国家的政策和法律。

    《周易》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切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民族自豪中的自豪,骄傲中的骄傲。古代的帝王将相懂得周易之包罗万象历千载而不毁;圣贤学子明白《周易》能通万物而苦心钻研;平民百姓晓《周易》含万事之指引而将其奉为神明。到了今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把地球变得很小,现代的通讯网络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现代人积累的知识更丰富,思维更灵活,对于“迷信”也有了自己的判断。但满城贴告示,总有不识字的人。就那么几个不识字的人,再伙同几个数典忘祖的文化人,和几个偏激的无神论者,把迷信二字揉进阶级斗争的色彩,人们的观念就模糊了。

    未来须从心开始

    观念可以杀人,但观念毕竟是观念,并非是王命国法,甚至不是地方上的土政策。凡被观念所杀者,大都是自己也认同了这种观念,而在行为上又不肯屈从于这种观念,自己给自己的心灵所加的压力太大所致。凡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多种不同的观念,有把卜卦算命视为封建迷信的观念,同样也有凡事预立、不预的观念,两者都不是法律,两者也都不违法。我们无权去改变视卜卦算命是封建迷信的人的观念,持有封建迷信的观念的人也无法律依据整治从事《周易》文化研究的我们。现在的中国已经从阶级斗争时代迈入了法制时代,只要我们奉公守法、合法经营、依法纳税、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以传承《周易》文化为目的、以造福于人类为宗旨,就一定会受到国家政府的保护。

    观念可以突破,但观念毕竟是观念,它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东西,不经过时代的暴风骤雨的洗涤是很难清除掉的。不论你的易技再高,事迹多么令人感动,照样还会有人说你搞的是封建迷信活动。但我们有必要为此而烦恼吗?有必要为此而愤愤不平吗?既然我们无权去堵人家的嘴,又没有时间奉陪他辩个水落石出,何不用沉默以对之?

    每个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权力,且每个人的认知程度都不同,不管是认可《周易》还是贬低《周易》,其《周易》本质都没有变,我们学易之人只要坚信这一点即可,况且《周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当你用其妙法使世人信服之后,《周易》算命之术论就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