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研究与文化自觉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7-25 浏览量:2624

     

     

    世界易学联合会副会长、常务秘书长丘亮辉(左)聘为我公司总顾问

    作者:丘亮辉

    (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国际易学联合会,北京100083

    易学研究是社会需要进行的。几千年的易学研究建立了庞大的文化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五经之首,中华民族之根本,中国特色之魂。然而古代易学的科学基础过于薄弱,在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繁华发达的现代社会,易学逐渐被边沿化,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国宝。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上,重建现代易学文化,是当代易学研究的新任务,目的是唤起现代社会的文化自觉。第一步,实现易学社会团体成为合法组织,从全国到地方;第二步,使现代易学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步,以科学求解和充实易学,同时以易学求解和充实科学,实现现代易学融入世界文化体系。

    易学的研究

    易学的研究已经历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统的诠释和比附、思辨等研究已经走到极致,取得极大的成就。现代学者要超越前人只能另辟蹊径。1919年和1966年彻底否决易学和传统文研究,现已经被历史发展的现实所否定。求变的改革开放羞答答地把易学请了回来,表明古代易学仍然不适应新时代的潮流。这种不适应反映了易学的占卜思维和现代社会信奉的西方科学的理性思维的碰撞。

    董光璧先生提出,易学史可以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即自然易、占筮易、人文易、科学易,这种历史演化是必然的。伏羲画卦可以看做自然易;周代以后占筮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朝庭占筮所决定的事情,就是贵族门反对也必须执行(参见《尚书·洪范》)。但是到了汉代,那以占筮为业的易学家就被排斥于国家政治与生活之外,沦落为江湖术数,他们的职业也被世人轻贱,人为是“卑劣”的行为(参见《史记·日者列传》)。封建国家不能没有神学、不能取消占筮,但占筮及占筮者的社会地位却处于日况愈下的境地。武则天当政时曾规定:“阴阳卜筮者不得过司膳寺诸署令。”(武则天《定伎术官进转制》)古代尚且如此,何况现代科学时代呢。

    至于人文易和科学易则渊源于人文和科学两种文化。在西方由于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在教育背景、科学训练、研究对象,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他们关于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经常处于互相对立的位置,而两个阵营中的学者又都彼此鄙视、甚至不屑于去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详见英国剑桥大学的物理学家和小说家斯诺(C·P·Snow)的《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斯诺把“两种文化”的不可沟通,先定义为“科学家”与“人文学者”之间的问题,后来又转成“科学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问题。这样一来,似乎整个传统文化就是“反科学”与“非科学”。在易学研究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易学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科学化的程度。在价值观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易学,不可能通过制度保护其神秘主义而谋求生存和发展,只能通过自身科学化去实现其社会化。这是现代易学研究的正确方向。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安阳市政府的远见卓识,较早的认同了这个正确方向,1989年在安阳联合会召开首届“全国周易与自然科学研讨会”,把自然科学的元素引入易学;1990年进一步举行首届“国际易学与现代化研讨会”,把现代的社会理念引入易地学。开启了现代易学研究的全面转向。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摆脱诸多干扰,于1991年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国际易学与现代文明研讨会”,1993年成立“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1995年成立“易学与科学委员会”,探索易学与科学的道路。朱伯崑教授人为中国有自己的科技传统,在中国科技史上形成了易学科学思维,并将其概括为观象论、功能论、对待论、流转论、整体论、辅相论等六大特征。希望以科学求解和充实易学,同时以易学求解充实科学。2003年东方国际易学研究员发起成立“国际易学联合会”,致力于用科学的精神和现代人文理念研究易学经典,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科学易的兴起表明《易经》经受住了科学的论证和初步考验。

    在易学和科学的探索中,薛学潜(1894—1969)等人和当代易学研究的数理派,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经过近百年年几代人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坚韧不拔的努力,科学易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国际易联的宗旨是团结海内外易学工作者共建现代易学文化,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精神、思想、方法和现代人文理念的知识体系研究易学经典;朱伯崑的《易学哲学史》和董光璧的《易图的数学结构》、《易学科学史》等一系列著作的出版,展现了易学的哲学本质和科学基础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考古发掘的龟卜记录、马王堆帛书易传、战国易经竹简、含山玉龟等新材料探索易学史,取得空前进展;易学符号系统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用易学提高企业实力,有强劲的需求,发展前景很好;用易学养生,中西医理年的融合,使进一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成为可能;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环境生态科学的发展的需求,为易学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了条件。尽管许多观点尚需讨论,但是,古代易学的体系已经被突破。以上现代易学研究的初步成果,表明现代易学研究的方向。

    现代易学的发展是易学发展历史的必然。易道作为开放的文化系统,几千年来都是与时俱进的,建设现代易学文化是当代的文化理念。易道文化的演化历史有过三次重大的创新:

    第一次创新:从符号到文字(伏羲八卦、连山、归藏到易经)

    第二次创新:从易经到易传(从生活经验到哲学理论)

    第三次创新:从周易到易学(顺应社会发展和为生民服务,形成颇具特色的诸如秦汉易学、唐宋易学、明清易学等历代易学)

    目前正在进行第四次创新:从古代易学到现代易学。这次创新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应当指出,宋代的邵雍(1011—1077年)一反《周易》经、传的传统,提出先天为体、后天为用的观点,致力于从易经和易传回归到伏羲的符号,并且画出伏羲四图。邵雍的《皇极经世》以河洛、象数之学显于世,是一部运用易理和易数推究宇宙起源、自然演化和社会历史变迁的著作。这时候对传统易学的根本性创新,有正本清源的作用。直到现在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发现伏羲四图的二进制功能。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姜广辉先生人为:“伏羲八卦次序图形象的反映拉‘加一倍法’,所谓‘加一倍法’即是今天严格意义上的‘二进制’的记数方法。”(20037年产量月产日《光明日报》:《邵雍“加一倍法”就是严格意义上的“二进制”》)事实证明,易学符号是全人类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向联合国科教文化组织申报和保护的。

    邵雍把易道从经传回到伏羲符号系统的再创新,表明易道从符号到文字的创新,存在一种创新的陷阱,即易道每一次创新中取得进化的同时,存在一些遗漏、曲解等情况,这就是所谓的“创新陷阱”。现在的易道研究仍然不能满足于经传的诠释,需要加强对八卦符号系统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由考古出土新的符号的和甲骨文卦符等物证,从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复旦大学的李定博士提出“易学符号的本体论、方法论和算法”等一套现代解释,值得重视。为此国际易联将于今年10月18—20日在宁波举办“易学与企业创新论坛”,邀请李定博士做“易学符号方法论和企业创新”的报告。希望有更多的易学工作者能够积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人文理念参与到易学符号的研究中来。

    鉴于邵雍对易学发展的重大贡献,今年7月26日国际易联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邵雍诞辰1000周年”的高层次念活动,10月10—12日将和洛阳市政府联合举办隆重的国际性的纪念活动。纪念邵雍诞辰1000周年探讨邵雍的易图与莱布尼兹“二进制”学术思想,全面评价邵雍的著作、学术思想、理论和成就,及其对易学发展的巨大贡献。

    文化的自觉

    易学的研究唤起文化的自觉。

    “‘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这时候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针对目关于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而提出的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也就是人在处理与异域文化相接触的态度时,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促进世界和平。(《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

    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带动经济建设的繁荣,必然推动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文化自觉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的自觉”一样,要想在新的时代转折关头获得文化选择的自主性,就必须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作为五经之首的易学的来龙去脉有“自知之明”。现代易学的研究逐步捋清了易学的渊源,明确了易学哲学的核心价值观,把易学建立在现代科学和人文知识的坚实基础之上,从“百姓日用而不知”与“百姓日用而不敢知”发展到百姓自觉应用易学的精神武器处理国家的重大决策和百姓安身立,命的谋划,进而提高国家和个人发展的实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精神武器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

    易道所依据的卦爻象,是具有符号和数学结构以及逻辑辩证思维内涵,而卦爻辞又含有人道经验和教训,乃至避凶趋吉、化险为夷、忧患意识的功能。《系辞》说:“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此种理性思维的结构、内涵和功能,至战国时代,则为《易传》的作者所阐述,将《易经》的内容哲理化,视为“穷理尽性”之书,《周易》经、传便成为探讨宇宙人生基本原理的哲学典籍。着一发展过程,汉代史学家称为:“人更三圣(伏羲、周文王、孔子),世历三古。”从汉朝开始,《周易》经、传被尊奉为儒家经学典籍,并居五经之首。以后历代的镜学家和学者,又依《易传》的解经的精神,结合当时的社会问题和治学风格,对《周易》经、传文字进行种种诠释,构建各自的易学体系。于是在经学史上终于形成一个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体系,《周易》系统典籍则成为中华人文宝藏之一。回顾人类文化的历史,唯有易道诞于五千年以前,已经形成独立完整的思维体系,经历了原始文明、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乃至信息文明而不衰,岁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影响之深、涉及面之广都是无以伦比的。

    事实证明易道是贯穿中华民族历史全过程的本体文化、根文化和母文化。凭借这种文化体系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使易道文化得以通天下之志,定天下只业,断天下之疑。易道文化始终引导中华民族战胜无数艰难困苦,转危为安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代易学的研究目的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这种文化自觉。

    当前任务就是要大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社会环境,建立以现代易学文化为母体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为核心的、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和各种宗教文化修行劝善的合理内容,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实现费孝通圣贤关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

                                                                (2011.8.25于北京)

    猜你喜欢
  • 【每日一运】李计忠解2019年4月25日运势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4-23 浏览量:1856
  • 【每日一运】李计忠解2019年10月9日运势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10-09 浏览量:1859
  • 脸上出现这4点情况,说明阳宅风水需要调理了

    发布时间:2022-11-11 浏览量:1441

    中国的传统易经预测学尽管门类众多、技法各异,但是其理论体系都是源于阴阳五行和周易八卦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各种各样的预测术(面相学、四柱学、风水学、占测、择吉等)尽管其演算方法不同,但其得到的人和事的吉凶祸福的结论是相关联和一致的。深入研究分析人面相学与阴阳宅风水学的关联性,下面四类面相的人应该及时调理阴阳宅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