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老版本数据!请进入新版本浏览

    天干、地支的由来及如何运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4-17 浏览量:3806

     

    天干、地支的由来及如何运用

     

    国的古代是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相传干支是皇天氏作的,甲历是伏羲氏作的,是中国历法的雏形。黄帝时大挠作甲子,用甲子纪元,形成一部太阴历。所谓天干地支其实蕴含古人的智慧,“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阴。”这就是干支的意思。 天为阳,地为阴。这是与天地的阴阳相对应的。《易经》是讲究持平的,有阴有阳,有终有始。所以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来计算年月日。

     

    十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丙、戊、庚、壬在奇数位,类似13579,属阳。 乙、丁、己、辛、癸在偶数位,类似246810,属阴。

    十天干所属的五行与方位,如下图:


     

     

    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位居东方,行春之令; 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位居南方,行夏之令; 戊己同属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位居中央,行周四季; 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位居西方,行秋之令; 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位居北方,行冬之令; 甲是阳木,是栋梁之木,乙是阴木,是花果之木; 丙是阳火,是太阳之火,丁是阴火,是灯烛之火; 戊是阳土,是城墙之土,己是阴土,是田园之土; 庚是阳金,是斧钺之金,辛为阴金,是首饰之金; 壬是阳水,是江河之水,癸是阴水,是雨露之水。

     

    这些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却并不知道,每个天干代表什么,《三命通会》曾云:

    甲,草木始甲而出也。乙,轧也,万物皆解莩甲自抽轧而出之。丙,炳也,万物皆炳然著见而强大。丁,万物丁壮。戊,茂也,万物茂盛。 己,起也,万物含秀者抑屈而起也。庚,更故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辛,新也。金味辛,万物成而后有味。壬,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于其下,揆然萌芽。”十天干其实就是一个生命的过程,生物从出生到生长到茂盛到更新怀妊到闭藏到重新萌芽的循环过程。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寅、辰、午、申、戌居阳位,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居阴位,为阴支。



    对应的月份如下: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寅卯辰3月为春季; 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巳午未3月为夏季; 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申酉戌3月为秋季; 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亥子丑3月为冬季。

     

    在《易经》中,子丑寅卯顺应是从十一月开始算起的,子指“一阳生”,因为在《易经》十二辟卦中,十月是坤卦,是全阴,阴到极致就转阳,所以十一开始,阳气开始生长,也叫外放,子丑寅卯就是根据这个循环来的。下面看下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意思:



     

    子,一阳始生,万物开始孳生。 丑,阳虽生,阴尚执纽之。又丑,十二月终始之际,以结纽为名。寅,正月,阳已在上,阴已在下,人始见之时。又寅,演也,津也,谓物之津涂。卯,日升之时。卯,茂也。言二月阳盛而孳茂。 辰,震也,三月之时,物尽震而长。 巳,四月纯阳无阴,阳尽,因为四月易经是乾卦,是全阳。巳,起也,物毕尽而起。 午,五月,阳尚未屈,阴始生,物至午皆丰满长大。 未,木已种而成矣。未,味也。物成而有味。 申,阴至申则上下通。申,身也。言物体皆成。 酉,也,万物皆缩收敛。 戌,灭也,万物皆衰灭矣。

     

    从上面可知,一年十二个月可分为阳半年和阴半年,阳半年指十一月到第二年的四月,指阳气一点点外放,最后到了极致。阴半年指五月到十月,四月阳气外放到了极致,所以从五月开始转阴气出来,到十月阴气已经达到极致,又开始转阳气出来,有重新反复循环,所以十一月叫复卦,就是恢复起点重新循环的意思。

    天干和地支的有序循环搭配,组成60花甲。如下表:



    古代中国就是用60花甲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