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老版本数据!请进入新版本浏览

    李计忠大师详解中国风水宝地(四):风水古城——江陵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1-01-30 浏览量:2811

    李计忠大师详解中国风水宝地(四):


    风水古城——江陵


    江陵,又名荆州城。位于湖北省中部偏南,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部,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古称“七省通衢”。

    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先后有三十四代帝王在此建都,历时五百一十五年。城池由砖城墙、土筑城垣、护城河组成。现存砖城为明、清建筑。


     


    荆州城的砖垣周长十一点三公里,城内面积四点四七平方公里,其空间布局形态主要特点如下:

    1.水城、砖城、土城相互环抱,城垣高耸宏伟,反映了军事防卫的需要。由于荆州城南濒长江,三面环水,其防御的重点是北面中原地域,因而城北人工开挖的水面最为宽阔,北面城垣防御设施最为完善,其风貌尤显壮观。

    2、顺应湖河港汊交错的水乡环境,依河就势,随“水”而宜.非对称式几何布局,没有轴线,空间形态极为自由舒展。

    3.城内功能分区以政治建构为原则,分为府治区和县治区。府、县所属机构及其相应设施分别依附府署、县署布置,功能分区明确。

    4.引流入城。水上交通通过水门直抵城内各区,城内车马与舟楫交通并存,同时便河与荆沙河、太湖港相通,可乘船出入长江和汉水。便河亦作府治、县治两个分区的天然分隔带,以水系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环绕各分区。

    5.城内水面众多,便于汛期调蓄,且可改善环境小气候。

    不难看出,荆州城空间布局形态与纪南城一脉相承,规划手法毫无二致,水乡特色较之纪南城更为突出,反映了同一文化渊源。

    江陵,南临长江,北依汉水,由于县境内无高山,所有皆陵阜之属,故名江陵。湖泊纵横,水网密布,是风水福地。

    唐朝风水宗师杨筠松,在其传世名作《撼龙经》中,谈到种种寻龙选址之法,讲究的除了山脉地气外,还要探求水源,其中《统论篇》曰:

    昆仑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地为巨物;如人背脊与项梁,生出四肢龙突兀。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东西为四派;西北崆峒数万程,东入三韩隔杳冥。惟有南龙入中国,胎宗孕祖来奇特。黄河九曲为大肠,川江屈曲为膀胱。分枝劈脉纵横去,气脉钩连逢水住。大为都邑帝王州,小为郡县君公侯。其次偏方小市镇,亦有富贵居其地。

    莫道高山方有龙,却来平地失真踪。平地龙从高岭发,高起星峰低落穴。高山既认星峰位,平地两旁寻水势。两水夹起是真龙,枝叶周回中者是。莫令山反枝叶散,山若反兮水散漫。外山百里作罗城,此是平洋龙局段。星峰顿伏落平去,外山隔水来相顾。平中仰掌似鸡窠,隐隐微微立丘阜。便从丘阜觅回窠,或有勾夹如旋螺。勾夹是案螺是穴,水注明堂聚气多。四旁绕护如城郭,水绕山环聚一窝。

    霜降水涸寻不见,春夏水交龙脊现;此是平洋看龙法,过处如丝或如线。高水一寸即是山,低土一寸水回环。水缠便是山缠样,缠得真龙如仰掌。窠心掌里或乳头,端然有穴明天象。山缠水绕在平坡,远有山冈近有河;只爱山来抱身体,不爱水反去从他。水抱应知山来拘,水不抱兮山不到。莫道高山龙易识,行到平洋失踪迹。藕断丝连正好寻,退卸愈多愈有力。高龙多下低处藏,四没神机便寻得。祖宗父母数程遥,误得时师皆不识。凡到平洋莫问踪,只观水烧是真龙;念得龙经无眼力,万卷胸藏也是空。

    江陵水网密布,是典型的水乡泽国,鱼米之乡。此种地理为“水龙”的风水宝地。两千六百多年来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