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老版本数据!请进入新版本浏览

    李计忠论弘易(八)

    广开言路推陈出新  不可轻言左道旁门

    常言道:众擎易举,众志成城,众人拾柴火焰高。凡天下大事,都需四海揭竿,八方响应,五岳戮力,九洲同心,方能成其大势,决非一己之力,一役之功,孤家寡人,匹夫之勇所能为者。

    弘易大业,更不同于其它的社会工程,决非百年大计所能喻其义,也非千头万绪所能表其难,更非万里长城所能言其巨者。

    其难点主要有三:
      第一,弘扬易学是一项学术工程,是无形的,难以量化的,而又无处不在、遍及一切空间的。它不同于修路、造桥、建大厦,可以优化设计,可以编排施工方案,可以考核施工进度,可以统一指挥调度等等,每增减一方土石方,每添加一块砖瓦,都是有形可见的,都是在使工程逐渐成形,直至整体圆满竣工。而弘易工程却要复杂得多,不仅其本身形体是难以触摸的,其工程内容也不仅仅是易学知识的普及和实践应用的推广,还需在理论上加以系统、完善和发展,更需在应用方法上加以整合、补充和模式化。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来寻找一手资料,再通过大量的一手资料拟定再探索、再实践的课题。在没有取得突破前,可能看不到一丝一毫的进展和成绩,甚至会在课题面前变得更加惶惑和无奈,甚至会把已经明朗了几千年的事物变得一塌糊涂。可能会在耗费了十年的精力和财力后,发现走到了死胡同的尽头;也可能在十年后的第一天便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一取得突破,即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再一点,其它的社会工程都可以打着某种旗号取得社会的认可,可以得到银行的贷款,可以在媒体上用舆论开路,可以大做广告宣传,可以动员全社会的参与,甚至可以得到政府的财政扶持。而弘扬易学却不能,不仅不能指望争取到这些合法权益,反而背负千钧重压。
      弘易工程的基础是周易周易的内涵太博大,太精深含着宇宙中万事万物的一切信息,包括列为现代科学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数理化、文史哲等等;可探察宇宙中一切生命的全过程,包括宇宙本身之成住坏灭、国家之立兴衰亡、人之生老病死各层空间之细微。但如果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时,《易经》本身才不过是64个卦、384个爻、64句卦辞和384句爻辞而已。其本身表达信息的方式,也不过就是八卦类象、卦位、卦数、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而已。如此简单的工具和元素材料,却要构建出一个可以涵盖整个宇宙的信息采集系统,和一种可以装入人的思维中的信息显示器和解码器,能不难乎?

     第三,周易在几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其身在不断地繁衍、分枝,逐渐形成由多种术数方法组成的一个庞大易学体系其弘扬和传承者又将各种术数方法分裂为许多的门、派、部、宗。就周易本身而言,它也是由一种占卜之术,后衍生为葬、医、命、相、卜五大术数。在人类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各大术数各自独立为专业之后,每种术数又分蘖成许多的分支。在术数流向市井、成为一种谋生手段之后,其在传承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的陋习:秘而不传、一脉单传、门派之争、老死不相往来……不能进行公开讲学,没有学术讨论,不可技术交流,只能是父传子,师传徒。为防止本门技法外传,不仅师父本人要留一手,还要把本门技法分割开来,对几个儿子徒弟分而传之,各传一技,且对甲只传理不传法,对乙又传法不传理。当这些弟子走出师门、各奔东西、天各一方、各立门户之后,也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陋习相袭,谬种流传。如此他们在百年之后所传的弟子,也是各怀一技中的一个小技,即使是对本门易术也只能是管中窥豹了。如此因袭下来,历经千年的分解、截留与随师入墓,已将周易术数分割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易之金瓯虽可容纳宇宙,却被打成碎片撒遍神州,飘落五湖四海。
          今人终于能打破桎梏,各门技法都得以公开传授,营造出一种百花齐放、争芳斗妍、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弘易局面。但各家所赖以执掌门面的一些绝技秘笈,也不过都是整体周易五大术数的断简残篇、凤毛麟角而已。要想拼成完整的版面和图形,不仅要把散落在各处山门之中的碎片收集起来,还需将丢失的部分寻找回来,将残缺的部分补足。寻不回的一些碎片,就需要用我们的智慧把它们模拟再造出来。这里面既有全面继承断简残篇的任务,又有立课题研究、探索、挖掘那些缺失部分的艰难。为此不知要做多少次假设、推测、研究、验证、再假设、再推测、再研究、再验证整个过程犹如用“无米”煮出香喷喷的饭一样,才能让周易各类术数再现其完美的全貌,我们的弘易大业才能算是刚刚起步。接下来才能谈到发展周易这项伟大的历史工程
          今天的易人,经历过历史的浩劫,已不再是安于市井茶饭的浪人,即使是那些仍在街头摆摊的易友们,也都深明自己肩上担负着弘扬周易的历史重任,深知自己的际遇与周易的命运息息相关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上述的前两个难题是难不住也吓不倒今天的易林勇士们的,能够使我们稍感压力的,只有那些未知且需要推敲无米罢了。为此不知要耗掉多少心血,甚至可能耗尽一生也无缘亲口尝其美味。好在如今很多有独到见解的易人开办各种类型培训班,面向社会进行公开讲学这种面授的方式为易人们提供了互相切磋、交流易术的平台,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门户之见推陈出新让易堂百花竞放、百家争鸣。弘易的历史契机已初见端倪。

    有心的弘易志士们密切注视并把握好这些契机,把所有各类术数、各门各派公开传讲的技法与易理搜集起来,即使是街头易人的一些小谋小技也不遗漏。有时还需要会花钱去收集一些只在面授班中传授的知识,即使只是一些皮毛,也不要看轻它从中得到某种启示。

    有条件开办培训班的易学公司或大师们,在课堂上要广开言路,不要搞一言堂,不要搞孤家寡人,要认真听取学员们的说法,不要拒听那些说三道四,更不要阻止那些突发的奇想或标新立异之说。要扶持那些虽有一技之长、却无力办学的民间易人,鼓励他们走上讲台,发他们的智慧。

    在本次世纪之交的中原大地上,成长起了一大批易学大师,在学术上,也相继涌现出一些新的流派。因其易法未见于经传,故有些人觉得其标新立异于是乎言谈之中稍带贬意;有些遵循古法的人甚至称其为左道旁门,加以否定和排斥。这是不对的,是与弘易的原则和需要大相径庭的。用古法和新法、旧派与新派加以区别是可以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是情理允许的,但不可以称他人之术为左道旁门。因为这一词汇具有挑衅性和杀伐性,极易引发人身攻击和内战,也足以对所指的人和学术流派造成一定的伤害。难道我们所受的伤害还不够多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不识已为憾,何必还要同室操戈、相煎太急?再者说:只要是用太极、八卦、河图、洛书、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这些理论工具和原理来立论和定法的术数方法,都可以肯定其为周易五大术数的一部分,或为某个易术体系断链中的一个环节。在没有拼出周易的原貌图之前,在没有理顺葬、医、命、相、卜五大术数的分支体系之前,谁也无权指点谁是正宗、谁是旁门

    其实,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甚至易经等等,不仅今人所见到的是一些凤毛麟角,古人所见也好不了多少,谁也没见过他们的全貌,甚至古人对他们也都是管中窥豹,更不用说知晓他们的来龙去脉。传说是伏羲画八卦,神农尝百草,黄河出龙图,洛水现龟书,圣人则之。人们就此为易学术数的来源做出解释,却不敢深究伏羲所画之八卦、龙马身上的河图、龟背上的洛书又是从何而来。因为这也是远古时期人类文明的遗迹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条件去考究

    为什么东方人将81数视为极数?或言之为九九归一?文王姬昌为什么会在羑里演八卦而成《易经》?黄石公又为何许人也?他为什么将《灵棋经》和《奇门遁甲》传与张良,而自己却名不见经传?既然已有《周易》在先,焦延寿为何又演《易林》?杨雄为何再撰《太玄经》?郭璞撰《葬书》所据之青囊中的书九卷又是从何而来?鬼谷子为何将遗文九篇送与司马季主而后成《李虚中命书》?《玉管照神局》真是唐宋齐邱所撰吗?为什么许多重要易学典籍都将撰者假托为黄帝之名?昔易圣邵康节为研易隐居山林时,曾以瓦枕击鼠而枕破,内有书云:此枕卖与贤人康节,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击鼠枕破,经寻访找到一老人家,得易书一卷,而以此书托终身事之异人却仙逝已久。此异人又为何人?所传之书又为何名?所传之书又为何人所撰?

    其实,这些前辈之所以能成为易圣,并能以经书的形式将其所操之术传于后世,都是某人在某时某地偶然拾得史前遗留下来的术数残卷,经本人或传与他人研究、整理,再经实践验证而成之的。说句不是笑话的笑话,没准儿今天的一些新法也是某人在某时某地偶然拾得了一些史前的断简残篇而悟出的;如果细心搜寻,说不定明天就会有人在探索地球时也偶然拾得一些易卷,或在民间发现一些尚没被主人珍视的收藏,使现今易学体系中的一些断层得以弥合,使易学研究与应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所以,谁也不能把一些易学大师们的宏论确定为易术正宗,也不能把流于民间的一些小谋小技视为江湖骗术,更不能将那些理与法已能自成体系的一些新的流派轻言为左道旁门,都需要搜而集之,加以整理、理顺、研究和验证,说不定那都是史前易学金瓯的一块碎片,是我们拼图工程中求之不得的那些缺失的单元,是每个术数分支断链中的一环。

    有志于弘扬周易术数的志士们,精神着点吧!要想集诸斑以观全豹,就必须认真搜寻涉易领域中的蛛丝马迹。要想成就弘易大业,就必须细心再细心,而细心的要害就是处以公心和耐心。

    如果上述的史前遗迹之说能被诸君接受的话,那么,还有一种观念需要改变,就是对易学发展史的观点再做一些修正:葬、医、命、相、卜各类术数,其实并不是由《周易》繁衍而来的,《周易》也并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本源头。所谓者,即阴阳宅的寻地选方择时、城镇乡村的建设规划讲究趋吉避凶之类的风水术;所谓者,即点穴、推拿、针灸、按摩、气功、草药、等医病之术;所谓者,即四柱八字、年命纳音等算命之术也;所谓者,即相面、相手、相骨之术也;所谓者,即龟卜、揲蓍、八卦、六爻、灵签、六壬、遁甲、各类神数等占卜之术也。《周易》是一部占卜的经书,只是五大术数之一中的一个分宗而已。葬、医、命、相、卜的共同源头应该是太极、八卦、河图、洛书。至于太极、八卦、河图、洛书他们之间还有什么更深层的联系,他们的共同源头又是什么,他们的整体形象又是什么样的,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更大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