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老版本数据!请进入新版本浏览

    经典观相二十五则之面部气色以黄色为正色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11-13 浏览量:1831

     经典观相二十五则之面色以黄色为正色

    原文“科名中人,以黄为主,此正色也。黄云盖顶,必掇大魁入鬓,进身不远印堂黄色,富贵逼明堂素净,明年及第。他如眼角霞鲜,决利小考印堂垂紫,动获小利,红晕中分,定产佳儿两颧红润,骨肉发迹。由此推之,足见一斑矣。

    追求科名的士人,面部气色以黄色为佳,因为黄色是正色。若有黄色祥云环绕在他的头顶,那么这位士子必高中状元若两颧部位有状如鸟翼之黄色直插双鬓,那么这位士子封爵受禄之日定会为期不远若命宫印堂呈黄色,那么这位士子不久就会大富大贵若明堂部位白润而净洁,那么这位士子明年必科考及第。其他面部气色,如眼角部位呈红紫二色,状似彩霞,那么这位童子参加小考,必然能够顺利考中命宫印堂,有一片紫色发动,向上注入山根之间,那么此人经常会获得一些钱财之利若两眼下方之红晕因被鼻梁居中分开而互不相接,那么此人必会喜得贵子若两颧部位红润光泽,那么此人的亲人必然立功显名、发家致富。由此推而广之,足以窥见面部气色与人的命运之间的关联。

     

    先天之色随五行形相而相生相现,且终身不变,五行之色与五行形相相对应起来,金为白色,木为青色,水为黑色,土为黄色,火为赤色。这五种颜色都为正色,也就是吉祥之色。而黄色最受古代中国人的推崇,所以有黄云盖顶,必高中状元,黄翅入鬓,必加官晋爵,印堂黄色,定会大富大贵的说法。其次,与金对应之白色,与木对应之青色,与火对应之赤色,与水对应之黑色,都能给人带来好运。人们常说“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即指面色是人内心的心理活动表现于外的种无声的语言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来自内心的喜悦表现在外,则会出现面庞红润、眼角霞鲜的现象,其实,如果我们总能以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去生活、工作的话,就会有不断的惊喜发生。

    黄云盖顶,高中状元,黄色人鬓,加官晋爵

    黄云盖顶,高中状元,黄色入鬓,加官晋爵。如果跻身仕途,并且能官运亨通,这可谓是古代士子追求的最高境界了,但真正能得到重用,大展其心胸抱负的又有几人

    诸葛亮和刘备这种明主贤臣,惺惺相惜的组合不能不让人羡慕。提起诸葛亮,人们马上会想到“智慧”一词,确实,他已经成为智慧的化身了。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阳都,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之后,就一直尽心尽力辅佐刘备父子兴复汉室,开国建业。 

    诸葛亮二十七岁时,一些群雄如袁绍、袁术、公孙瓒、吕布、陶谦、张扬等人在混战中陆续灭亡刘表、刘璋没有灭亡,却没有前途。另一些则脱颖而出,其中首推曹操,另外有孙权。对于曹、孙,诸葛亮有能力到那里谋得较好的职位,可是他不去,宁肯“不求闻达”。曹操是个大能人,精通谋略行军用兵,大略依照孙子兵法,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他割据的起点不高,论名气和实力都无法同袁绍抗衡,最后却是他成功了光远大,挟天子以令诸侯,屯田积谷,仓库充实,又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身处四战之地的兖州,周围分布着吕布、袁术等五大割据势力,从未受到联合的包围,反而把对手各个击破官渡一仗,他以劣势兵力,把袁绍打得望风逃窜,从此天下无敌,眼看要统一北方。也许是诸葛亮反感曹操在徐州滥杀无辜,也许是看穿曹操挟持汉献帝、包藏不轨的野心,诸葛亮没有投奔曹操。

    江东政权久经考验,拥有长江天险,得到一方民心,拥有大批人才,诸葛亮的兄长便在那里效力。然而诸葛亮也没有投奔江东。晋人袁准讲了一个传闻,说诸葛亮为刘备出使江东期间,张昭建议孙权留下诸葛亮,诸葛亮不肯留,说道“孙将军可谓人主,不过观察他的气度,能重视亮而不能尽用亮,我所以不留。”史家裴松之以为,诸葛亮君臣际遇,可谓世间少有,谁能离间连关羽都不肯背主,何况诸葛亮呢裴松之没有反驳孙权“不能尽用亮”。诸葛亮也许早在隆中就预料孙权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才不肯去投奔东吴吧还有个刘璋,割据着长江上游的益州。益州僻居西南,是四塞之地。秦岭横在北面,三峡锁其东面,大雪山、夹金山阻其西面,蛮障之地阻其南面。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汉末太常刘焉来牧此州,既避世乱,又雄踞一方。刘焉死后,儿子刘璋据州自保,没有多大的作为。

     

    对于行将被人所灭的刘璋,诸葛亮怎能看在眼里。没有合适的,就继续观察等待。他终于发现了刘备。刘备是个常败将军,眼下寄寓在荆州,是刘表的客军。此人远祖是中山靖王刘胜,到他这一代败落了。刘备就学于名儒卢植,但不喜欢读书,只爱狗马、音乐、华美的衣服。天下大乱,他乘势而起,领兵救过徐州,代理过徐州牧,又丢了徐州,投靠曹操。曹操授予他左将军,出则同车,坐则同席,他却密谋杀曹操,夺了曹操徐州,后被曹操打得落荒而逃,转而投奔曹操的对头袁绍。袁绍失败后,刘备在北方无处存身,南下投奔刘表。

    刘备屡败屡战,有股硬汉子气概,从不服输,胸襟开阔,宽仁大度,礼贤下士,善于团结部下,部下同他结为死党。关羽被曹操所俘,大受优待,仍然伺机离开曹操,返回处境不佳的故主身边。仅此一端,就可见刘备的笼络人心,能做到何等程度了。因此对士人号召力很大,为海内所畏惧,以至连曹操也对他说“现在天下的英雄,只有你我两人。袁绍之辈,不足挂齿。”

    这可能是诸葛亮要寻找的“主”,不过要试探考察。恰好这时,产生罗名的强烈望。他在寄寓多年,内心不平静。与此同时,以司马徽为首的襄阳在野也实行着精心策划的计划。第一步,因势利导,由司马和徐出面,向刘备介绍诸葛亮。汉代以荐举取士,取士以乡里品评为依据。士人有了良好的评语,便可身登龙门,司马徽和徐庶因此能把乡里的品评传达给刘备。

    刘备从新野出发,取道襄阳,奔赴隆中乡间拜访卧龙,不料扑了个空,主人不在家。第二次去,竟然同上次一样,二百来里路,还是白跑一-趟。要不要去第三次刘备认为干大事以人为本,既然是急需人才,又获得众人致推荐,三次前往显得心更诚,必能打动对方。建安十二年十月,隆冬天气。诸葛亮住在茅草搭建的简朴房子中,直到刘备三顾茅庐,方出面相见。眼下到了第二步,要拿出令刘备震惊的货色。刘备见这位二十七岁的青年,长身玉立,和蔼可亲的面孔掩盖不了瞳中的英气,一看便知有见识。刘备四十七岁,海内无不敬仰,态度却越发的谦恭。他屏退闲人,在逼人的寒气中促膝密谈,开口道“汉室衰微,奸臣盗权,主上在外蒙难。我不量自己的德和力,打算伸张大义于天下,只是智慧浅,方法少,屡遭失败,落到今天的地步。但志向仍没有放弃,你认为这个大计将怎么制定”推心置腹,一片赤诚,虚心求教。诸葛亮胸有成竹,头一次见面,把经过通前彻后思索的东西,全盘端出来,提出转弱为强的精彩对策。他总结群雄混战的历史经验,预测未来形势,阐明刘备统战争的阶段和方针。这便是闻名后世的《隆中对》,产生于草庐,也称《草庐对》,包含丰富的战略智慧。

    在常人看来,一个能在曹操、孙权、刘表、刘璋等手握雄兵、显赫一时的群雄那里谋到一席之地的人,偏偏看上既没有地盘,又没有多少兵马的刘备,岂非将一生事业系在前途未的人物身上然而这正是诸葛亮之所以为诸葛亮的道理。撇开刘备反曹最坚定、以兴微继绝为己任这一层不说,去了能受重用,一展平生管乐抱负的,舍刘备其谁刘备不以自己一介布衣、一名青年为鄙陋,三次屈尊就教,单凭这一点,就很感激的了。岂不闻为知己者死”显然,诸葛亮把领导者的素质看得比实力更加重要,把未来看得比当前更重要。这是一个明智者不同常人之处的根本所在。

    刘备得遇贤臣,诸葛亮得遇明君,正是有了刘备的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求贤若渴以及诸葛亮的稳坐隆中,只待明主,才会有后来君臣二人在政治舞台上干出的轰轰烈烈的事业。